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登录网站网站收藏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首页 » 技术知识库 » 正文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18,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18,以及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介绍?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坐标系或工程独立坐标系,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25mm/km。桥梁和隧道控制测量可采用施工独立坐标系。新建铁路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铁路测量规范是确保铁路建设过程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关键文件。这些规范涵盖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既有铁路测量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以及新建铁路摄影测量等多个方面。

铁路工程测量通用规范:汇编中包含了铁路工程测量的通用规范,为铁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全面的指导,确保整个测量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铁路监测技术规范涵盖《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及其条文说明。规范要求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需依据沉降控制需求、地形地质状况、地基处理方式、路堤高度及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定,同时需结合施工期的核对地质、地形数据进行调整或增设。

标准 (1) CPⅢ控制点高程测量工作应在CPⅢ平面测量完成后进行,并起闭于二等水准基点。(2) CPⅢ控制点水准测量应按《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中第1节的有关“精密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

还要确保线路的平顺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进行线间距和超高值等参数设定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高速铁路的设计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高速铁路的设计将进一步优化,以适应更高的速度要求和更复杂的地理环境。

铁路路基施工水准点设置标准

对于引桥和桥梁,每100米处也需要设立水准点,而隧道内部则根据实际情况,在每200米左右的位置设置水准点。特别地,在深度超过150米的隧道中,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每隔30至50米就需要增设水准点。这些水准点不仅能够帮助施工人员准确地测量和定位,还能确保铁路线路的平顺性和安全性。

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2 严寒冻土地区水准点标石应埋设至冻土线0.3m以下。3 水准点标石可采用预制桩或现浇桩,并按本规范附录A.1标石要求埋设。4 水准基点可与平面控制点共用。共桩点的埋设标石规格应符合水准点埋设的标石规格要求。

CPⅢ点的点位选择也非常重要。一般选择在路基中心线上,距离路基边缘50米左右的位置。这样的位置选择能够确保CPⅢ点的数据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CPⅢ点的点位选择也需要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方便地进行测量。CPⅢ点的点的埋设也有严格要求。

线路轨距验收标准

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轨距公差范围为正负3毫米。轨距公差的具体数值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在施工图设计中明确。检测方法:轨距的检测应使用精密的轨距测量仪器进行,如测量车、钢尺等。检测点设置:轨距的检测点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设置。

国内铁路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 不同线路对轨距公差的要求各有不同。 高速铁路的轨距作业验收公差标准为±2毫米。 高速铁路在静态铺设时的标准轨距公差为±1毫米。 线路运营后,通过经常性的保养,轨距公差可以控制在±4毫米上限和±2毫米下限。

标准轨距1435mm,不同线路要求的轨距公差也不一样,对于高速铁路轨距作业验收公差为±2mm,静态铺设标准为±1mm,在线路运营之后,针对经常保养可以做到+4,-2mm,对于普通铁路或者重载铁路轨距公差验收标准一般也是±2mm,不过对运行之后公差要求就比高铁要求低一些+8,-6mm情况也有。具体看下工务上规定。

中国铁路的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铁路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新建国家铁路必须采用这一标准轨距。 窄轨铁路的轨距则为762毫米或1000毫米。 新建和改建窄轨铁路的其他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轨道验收标准主要包括无砟轨道的施工精度和轨道几何形位的控制,具体标准如下:施工精度要求:轨道平顺性:轨道的顶面、内侧工作面及外侧工作面必须保持高度平顺,无明显的凸起、凹陷或错台。轨枕间距与位置:双块式轨枕的间距和位置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确保轨枕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无误。

目前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有哪些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该规范主要针对建筑地基的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地基的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此规程专注于建筑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及监测,旨在保障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稳定,防止周边环境的破坏。

2、在工程测量领域,目前主要遵循的规范包括《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它涵盖了广泛的测量标准与技术要求。此外,《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也十分关键,它们分别针对公路和高速铁路的测量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标准。

3、目前现行的工程测量及相关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程测量规范:这是专门针对工程测量制定的基本规范,涵盖了测量的各个方面。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规范了建筑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建筑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

铁路测量规范(不是要的目录是要的正文)

1、铁路测量规范是确保铁路建设过程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关键文件。这些规范涵盖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既有铁路测量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以及新建铁路摄影测量等多个方面。

2、为统一新建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设计行车速度200km/h及以下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新建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坐标系或工程独立坐标系,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25mm/km。桥梁和隧道控制测量可采用施工独立坐标系。

3、铁路监测技术规范涵盖《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及其条文说明。规范要求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需依据沉降控制需求、地形地质状况、地基处理方式、路堤高度及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定,同时需结合施工期的核对地质、地形数据进行调整或增设。

4、在工程测量领域,目前主要遵循的规范包括《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它涵盖了广泛的测量标准与技术要求。此外,《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也十分关键,它们分别针对公路和高速铁路的测量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标准。

5、导线测量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导线等级与测量框架:一级导线测量从C.F导线或更高等级三角点开始,组成大城镇地图的主要框架。在主要三角点不可测或成本过高时,第一级联测从C.F导线或更高三角点进行,大城镇区域框架从第一级测点或第二级三角点联测,小城镇区域框架从更高导线或三角点联测。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汇编工程测量内容简介

1、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汇编工程测量内容简介如下:新建铁路摄影测量标准:该汇编详细阐述了新建铁路摄影测量的操作标准,为高质量的航拍测量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全球定位系统应用规程:针对GPS技术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本汇编制定了相应的规程,确保了GPS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精确运用,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2、铁路工程测量是铁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确保铁路工程的精度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铁路工程测量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勘测与设计:在铁路工程开始阶段,测量人员需要对拟建线路进行实地勘测,收集地形、地貌、地质等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绘制地形图,为铁路设计和规划提供依据。

3、新建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坐标系或工程独立坐标系,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25mm/km。桥梁和隧道控制测量可采用施工独立坐标系。新建铁路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铁路工程测量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它在铁路建设和施工中起到核心作用。这项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在规划和实施阶段,精确确定建筑物、道路、桥梁及其他相关结构的位置、尺寸、形状和高度。

5、测量对象和范围不同: 建筑工程测量:主要针对建筑工程范围内的测量,包括建筑物的基础、结构、高度、面积等参数的测量,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铁道测量:则专注于铁路建设过程中的测量,包括铁路线路、轨道、桥梁、隧道等铁路设施的测量,以确保铁路建设的精度和符合铁道部门的特定要求。

6、铁路工程同样有专门的测量规范,例如,《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TB10050-97)和《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这些规范为新建铁路工程的测量工作提供了规范依据。此外,《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也有相关的测量规定,确保铁路桥涵的设计和建设符合标准。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18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18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转载请注明:铁路圈 »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18,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