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岔控制,铁路道岔控制系统怎样控制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铁路道岔控制,以及铁路道岔控制系统怎样控制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铁路道岔的含义是什么?

铁路道岔是为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转线的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其中,单开通岔是最常见且数量最多的类型,它能够使直行股道与岔道上运行的列车互相转线,即列车可以从直道转入岔道,或从岔道拐入直道。除此之外,还有双开、三开道岔。双开道岔将直道与两个对称岔道相连接,而三开道岔则可由直道直行或分行到两个不同的岔道上。
铁路道岔是指在铁路轨道交叉点或分叉处,用于引导和转移行驶方向的设备。以下是关于铁路道岔的详细解释:功能作用:铁路道岔是连接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分支换道的作用,使列车能够按照预定的路线行驶。
铁路道岔,亦称“道岔”,是铁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件,设置在轨道的交汇点或分支处,负责引导列车改变行进路径。这一设备对于铁路交通的顺畅流转扮演着核心角色。道岔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切换轨道路径,使列车能够顺利转向不同的轨道线路。此外,它还能调节列车速度,保障列车在分支点安全平稳地减速。
铁路道岔有什么作用呢?
1、铁路道岔的主要作用是允许列车从一条轨道转移到另一条轨道,从而改变列车的行进方向。具体来说:提升铁路系统灵活性:道岔的存在使得铁路系统能够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列车运行需求,适应各种复杂的运营场景。
2、铁路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条轨道转向或通过另一条轨道的必需设施,在铁路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铁路道岔的主要作用:实现轨道转换:铁路道岔能够使机车车辆从一条轨道平滑地转向另一条轨道,是实现列车换线、分线、合线的关键设备。
3、铁路道岔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安全地从一条铁路线转到另一条铁路线。具体来说:转线功能:道岔能够使列车从直行股道转入岔道,或者从岔道拐入直道,实现列车在不同铁路线之间的转换。提高运输效率:电动或气动道岔转动速度快,可以集中控制,这对于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道岔在铁路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允许列车从一条轨道转移到另一条轨道,从而改变列车的行进方向。这不仅提升了铁路系统的灵活性,还确保了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道岔有多种不同的操作方式,包括手动、电动和气动等。手动道岔依靠人力操作,通常在光线较暗或自动化系统不可用的情况下使用。
5、铁路道岔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转向。具体来说:连接作用:铁路道岔,如渡线道岔,可以连接两条平行的铁轨,使得列车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之间平滑过渡。转向作用:单开道岔等类型的道岔可以将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或更多条轨道,从而实现列车从一个方向转向到另一个方向。
6、道岔是一种使铁道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其主要作用如下:线路转换:道岔能够使机车车辆从一条铁路线路平滑、安全地转移到另一条线路,确保铁路运输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高速铁路对道岔的要求是什么
1、要求:高速正线与到发线连接的单开道岔应采用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80KM/H的18号高速道岔。联络线与高速正线连接道岔应根据列车最高通过速度确定,采用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160KM/H或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220KM/H的高速道岔。
2、高速正线与到发线连接的单开道岔应选用侧向允许速度为80公里/小时的18号高速道岔。 到发线之间的连接应使用侧向允许速度为80公里/小时的18号单开道岔。对于那些只有少数列车停靠的车站,或者在大型站点的改扩建工程中,条件特殊困难时,可以考虑使用12号道岔。
3、道岔位置应按设计铺设。困难条件下,可在不影响股道有效长度和不变更其他运营设备条件下,将道岔位置前后移动不大于25m,但在区段站及以上的车站,特别是咽喉区道岔,最大移动量不得大于0.5m。
4、铁路道岔的最大号数 在我国铁路系统中,道岔的号数代表了其道岔辙叉角的大小以及转辙器、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长度。号数越大,辙叉角越小,列车通过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越高。目前,我国铁路道岔的最大号数已经达到了60号,这是为了满足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对道岔的高要求而设计的。
5、高速正线与到发线连接的单开道岔应采用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80KM/H的18号高速道岔。到发线与到发线连接应采用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80KM/H的18号单开道岔。全部或绝大多数列车均停车的个别车站以及改、扩建大型站特别困难条件下,可采用12号道岔。
6、首先,两者的主要功能都是允许铁路车辆从一条轨道转移到另一条轨道,实现轨道线路的连接。它们都由心轨、翼轨、转辙器等关键部分构成。然而,高速铁路的道岔在安全性能、舒适性和稳定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这是由于高速铁路对列车的平稳性和速度有更严格的要求。
铁路道岔控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铁路道岔控制系统怎样控制的、铁路道岔控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转载请注明:铁路圈 » 铁路道岔控制,铁路道岔控制系统怎样控制的
网友评论